《马说》教学设计
教学目标:
1.了解本文作者及文体特征,积累文言字词,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。
2.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,把握文章的寓意,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。
3.正确认识千里马与伯乐之间的关系,认识当今时代的优越条件,努力学习,做有用之才。
教学重点:
积累文言字词,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。
教学难点:
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,把握文章的寓意,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。
教学过程:
一.导入
楚王派伯乐去买千里马,在齐国他看见一匹瘦马奋力拉着盐车上一陡坡,膝盖弯屈,尾巴下垂,皮肤溃烂,汗水四溅,它实在拉不动了。伯乐爱怜地抚摸它,脱下衣服盖在它身上。于是,千里马俯身喷气,仰头嘶鸣,声音直冲云霄。他便买了这匹瘦马,认为这是一匹千里马,回到了楚国。楚王听到伯乐对马的介绍后,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。果然,半个月后,瘦马精神奕奕,楚王靠这匹马驰骋疆场,立功无数。
了解“说”文体
“说”是一种议论性文体,与现代杂文或杂感相似,可以记事,也可以发表议论,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。“马说”即是谈谈马、说说马。
二.读“马”—— 朗读课文,注意节奏
三.知“马”
思考问题:
1. 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是怎样的?
2. 千里马的遭遇是怎样的?
背景链接——知人论世、深入理解
《马说》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。其时,韩愈初登仕途,很不得志。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,但结果是“待命”40余日,而“志不得通”,“足三及门,而阍人辞焉。”心中不免郁郁不乐,所以有“伯乐不常有”之叹。尽管如此,他仍然声明自己“有忧天下之心”,不会遁迹山林。
四.悟“马”
课文通篇不离“千里马”,是只说“马”吗?
结合写作背景思考:文中的千里马、伯乐、食马者各比喻什么?
表现手法: 托物寓意
本文通过对千里马的遭遇,阐述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被摧残的原因,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、摧残人才的强烈愤慨和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。
1.体会段末三个“也”字 :
2.因言寻意---11个“不”
伯 乐 不常有
千里马 不以千里称
食不饱、力不足、才美不外见 欲与常马等不可得
食马者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不以其道、不能尽其材、不能通其意其真不知马也
韩愈资料二:
韩愈,文学家、散文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、政治家,散文尤其著名。在文学上,倡导“古文运动”。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明人推他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首;苏轼称他 “文起八代之衰”;杜牧把韩愈的文章和杜甫的诗歌并列,成为“杜诗韩笔”。他所提出的“不平则鸣”的文学创作的观点影响深远。
四.有人说“世有伯乐,然后有千里马”的观念是片面的,不能把发现千里马的希望寄托在伯乐身上。如果你是一匹“千里马”,而尚未被“伯乐”发现,你该怎么做?
五.小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