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详情
富力中学开展劳动技能教育工作总结
信息 发布时间: 2019-04-26

富力中学开展劳动技能教育工作总结

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,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,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,为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,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,我校加强劳动教育,现总结如下。

劳动技能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,与学生生活实际,当地生产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,以实践为主的课程。作为新课程的产物,它赋予了更深刻的涵义。它不再是只注重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与劳动的习惯,而是在此基础上注重开发学生潜能,集动手、动脑为一体,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、创新能力的一门新学科。如何根据中学生的年龄、心理特点,组织好劳技课的实践活动,是我校德育比较关注的。

一、劳动教育成效

1.让劳技课成为一门真正的课

以前的劳动课,往往都是老师说说,学生做做,家长老师都不是很重视。很多老师都会用他来订正作业,完成一些练习。现在的劳动与技术课程是一门重新整合过的学科,因为它所具有的意义,所以我们按照要求,把它列入教学计划,安排了一些肯动脑、动手,能力强的老师担任这门学科的老师,保证课时与质量。  托尔斯泰说:“成功的教学所必须的不是强制,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。”兴趣是推动学生探索知识和获得能力的动力,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催化剂。要想使这门集知识,实践的学科让学生乐学,学得好,改变课堂教学中,老师安排成活动的状态,达到学生要活动的状态,老师就必须多动脑筋。 安排教师时,我们着重把喜欢动手、动脑,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的老师安排教劳技课,并进行一定的培训,使他们具备一些新课程的理念,并运用到教学中去。

老师在上课时,有意识地进行了一些整合,找到他们之间相通的地方,根据本班学生情况,进行了一些迁移,整合,便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。在进行整合的时候,要注意适当,适量,只作为一个提升,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。

2、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,促进各学科之间的学习

学科之间不是孤立的,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,可以进行一些整合,促进各门学科的学习。例如在美术课上,学生制作绘画传统京剧脸谱、进行剪纸创作,培养了创新思维能力,锻炼了动手能力。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,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又使学生体验到动手的乐趣。

3.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快乐

现在的孩子,动手能力是比较弱的。他们渴望成功,但是,由于缺乏动手的机会,所以,成功的机会不是很多。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,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,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,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,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,使他们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,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,愿意学习。在帮助孩子体验成功时,要遵循年龄特点设计一些层次的平台,让他们逐层提高,收获快乐。

4.实践中体现团队精神

在劳动中,让学生独自完成实践,那一定费时费力而且不一定能实践好,所以小组合作就是实践最好的基本形式。在实践中建立一定的竞争机制,鼓励小组间互相竞争,同时也提倡小组内的同学学会团结协作,学会根据各人特长进行分工。这样学生既学会了交往,也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,特长得以锻炼,素质得以提高,最终走向成功。

二、劳动教育实践开展情况

1.多渠道宣传,提高认识,形成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  

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,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,是培养二十一世纪建设人才必须遵守的守则。对学生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,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,是教育的重要教学任务。我校重视劳动教育,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,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多样性。我校还将通过家长会、家访等形式对学生家长进行劳动教育重要性的宣传,引导家长认识劳动对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,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,使家长能积极主动配合各项校内外教育活动。  

2.以“服务岗位的创建”活动为抓手开展劳动教育活动 

打通渠道,拓宽开放外延,为学生搭建多元的成长舞台。我校从学生的认知、情感规律出发,广泛为学生创建服务实践岗位,开展体验教育,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服务岗位实践活动中,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,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,用自己的理智去感悟生活的意义和做人做事的道理,从而内化为健康的思想、品格,外显为良好的行为和自觉习惯。  

组织“爱学校的集体劳动”,每个学生在班级内寻找适合自己的小岗位,在为集体、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劳动的快乐,培养责任感。各班有劳动责任区,各班主任要组织学生到责任区参加劳动实践活动,把责任区作为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另一课堂,确保“时间、地点、人员、效果”四落实。坚持劳动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,开展“做爸妈的帮手”活动。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帮助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,如扫地、洗衣、叠被……同时要求学生自己能干的事自己干,如自己烧饭、自己做好个人卫生、自己上学等。组织“爱社会的公益劳动”,加强学校劳动教育与校外教育之间的联系,充分发挥校外德育基地的作用,给孩子积极参与并实践劳动技能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与平台,让其感受劳动的快乐与光荣。  

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,以达到劳动育人的目的。各班能结合自己的实际,有目的,有主题的组织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,在劳动的过程中,遵循知、情、意、行相统一的原则,并充分注意教育形势的趣、活、实。要求:每班进行一次关于劳动教育的主题班会,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,进行一次劳动技能竞赛活动。积极开展“三个一”活动,即“完成一项劳动作业”“学一种劳动技术”“写一篇劳动收获体会”,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本领,做主人。

三、保障机制建设情况

    1.加强统筹协调。我校加强对劳动教育的领导,明确劳动教育责任主体和负责部门,加强统筹,确保劳动教育的时间、场地、设备等落实到位。加强校内统筹,既要发挥班主任、任课教师的积极性,也要发挥共青团、少先队、学生会的作用。加强校外协调,积极借助家庭、社会的力量,共同关心支持劳动教育。

 2.加强师资建设。采取有效措施,对劳动教育教师同等对待,保持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。积极探索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。加强资源开发,充分利用现有活动场所开展劳动教育。积极争取社会、家长支持。学校努力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,评价内容包括参加劳动次数、劳动态度、实际操作、劳动成果等方面,作为评优的重要参考。德育处、共青团组织和少先队组织加强引导,对劳动教育开展得好的学生和班级宣传推广,营造劳动教育良好氛围。

四、存在的一些问题

1.学校对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统筹力度不够。此种情况下,学生所面临的劳动实践类作业,大部分都是自己的班主任或其他任课老师布置的,这种由班主任或其他科任老师“各自为政”的作业,难免会出现随意性比较强、难易度不合理、作业内容不统一、实施效果难以评估等问题,这实际上在无形中为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制造了障碍。

2.街道和社区未能为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提供足够的岗位。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,离不开街道、社区的大力支持与配合。就当前的情况而言,街道、社区与学校的沟通不畅、难以形成有效的劳动教育合力。

五、下一步工作举措

1.对于学生的劳动实践,要提高认识、加强统筹、统一安排,最理想的做法是,确定合理的周课时数或月课时数,然后以年级组为单位,根据本年级学生的整体情况,统一筹划、统一安排、统一实施,并尽可能地让劳动实践的内容丰富一些,形式新颖一些,以激发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热情和积极性。同时,应该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、专门针对学生劳动实践的评价机制,以保证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深度和广度。          

2. 密切街道和社区的联系,尽量为学生提供劳动实践的机会与岗位形成有效的劳动教育合力。

六、全面加强劳动教育的建议

通过劳动教育,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,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,使他们明白“生活靠劳动创造,人生也靠劳动创造”的道理,培养他们勤奋学习、自觉劳动、勇于创造的精神,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。希望统筹资源,构建模式,推动建立课程完善、资源丰富、模式多样、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,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。

微信图片_20190314154417

微信图片_20190314154400